邦尼配资 烟火里藏 “江湖味”!杭州宋江菜市开业,它与《水浒传》宋江有关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潘骏
8月底,文一路与万塘路交叉口的宋江菜市如期启门。它接棒翠苑老市场于原址新生,不仅承续了翠苑片区厚重的烟火底蕴,更将这份扎根民生的温情妥帖留存。
菜市门口
菜市以“水浒”为魂,以“宋江”为名。踏入市场,一楼蔬果区满是鲜活气:青菜缀着晨露,番茄艳红、玉米金黄,满满当当堆上桌案;街坊们指尖轻拨菜叶,连带着泥渍的萝卜还沾着新鲜地气。
一楼蔬果区
二楼的烟火声更显热闹:鲜肉摊的剁肉声 “哒哒” 不绝,猪、牛、羊、鸡肉类齐全;水产区里鱼跃蟹爬、鲜虾鲜活,品类繁盛。
展开剩余76%二楼区域
说到宋江,总绕不开水浒。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市场里的水浒元素,正藏在几家特色店铺的名号里。专营海鲜的 “柴进海鲜舫”,不仅摆满鲜活海产,还提供生腌、捞汁、熟醉、刺身等风味吃法,更贴心推出代加工服务,市民选好海鲜,便能即刻尝到现烧现吃的鲜嫩过瘾;
柴进海鲜舫
“及时雨包坊”的早点笼屉冒着热气,每道包子褶里都裹着对早行人的暖胃暖意;
及时雨包坊
“花荣熟食乌味丰”前香气飘远,街坊们踮脚张望——刚掀盖的热卤里,硕大的蹄髈油润诱人,卤大肠泛着油亮光泽,店家手脚麻利地称秤、切块;
花荣熟食 图源:宋江菜市微信公众号
“水浒面馆文三碗” 的拌川筋道弹牙,配上一碟鲜香小炒,一口下去,竟吃出几分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的江湖快意。
水浒面馆文三碗 臭豆腐拌川
随着宋江菜市热闹开业,一个疑问也在市民间传开:菜市以“宋江”命名,对面又是宋江村,这二者是否与《水浒传》中的宋江有直接关联?
针对这个疑问,杭州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直接向记者给出了答案:从学理角度看,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能证明宋江本人与宋江村存在直接联系。“就像良渚有个杜甫村,未必是杜甫真的到过。”仲向平提到,很多以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命名的地名,未必都有确凿依据,杭州不少地名,往往是老百姓依照生活场景、口耳相传的故事定下的。
谈及水浒文化与杭州、宋江村的联系,仲向平说,当前学界对四大名著与杭州的关联关注度很高:有人认为《红楼梦》以西溪湿地为原型,水浒研究会也将西溪湿地列为重点研究对象。相传施耐庵创作《水浒传》时,曾南下游历至杭州,被西溪的湖光山色吸引,便在此结庐著书。而宋江村,正处在旧时西溪湿地的范围内,从前过了松木场,便是西溪湿地。“就像涌金门有‘浪里白条’张顺的雕塑,六和塔还有武松雕像,这些元素都和宣和年间,宋江率军征讨方腊,在杭州的相关战事密切相关。”从民俗层面来说,宋江村、杭州与水浒文化之间,确实存在一定联结。
涌金门张顺雕像 图源:西湖水域管理处至于宋江菜市以“宋江”命名的意义,仲向平评价:“我觉得宋江菜市,也给水浒与杭州的关联添了一抹亮色。”在他看来,菜市借民俗传说融入水浒元素,也让这处民生场所多了一层文化厚度。它能让市民在柴米油盐的寻常日子里,触摸到本土民俗与古典文学的微妙联结,这种“烟火气 + 文化味”的融合,本身就藏着独特的价值。
发布于:浙江省嘉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