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通配资 以人才链激活创新链、托举产业链,宝山区大力探索产才融合新范式
9月28日,2025第三届宝山科创人才周启动。接下来一个月,包含论坛沙龙、培训招聘、政策宣介、优享服务等形式的60项活动将在全区各街镇园区铺开。
一系列活动并不只是“图热闹”,活动的意义在于满足人才发展的各类需求,实现“创业有扶持、成长有陪伴、生活有关怀”。
宝山区人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宝山要做各类人才成就事业梦想的舞台,也要成为他们乐享品质生活的宝地。筑强人才链,才能更好地激活创新链、托举产业链,以产才融合新范式赋能宝山新质生产力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以赛引才”“以赛招商”成效显著
区域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活水”,优质项目本身也在积极寻找适合企业进一步壮大的“良田”。一场大赛,正是双方深入沟通的绝佳平台。
宝山区人才局介绍,2025年,宝山“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已办到第五届,“以赛引才”“以赛招商”成效越发显著。今年大赛共征集到875个项目,较上届增长47%,数量增加的同时,项目能级也有所提升——参赛企业中,中型企业比例明显上升,年营收超过5000万元的达到79家,还出现了部分在高门槛行业中发展势头迅猛的“月亮企业”。
来自南京的升新科技此次携“国产化高端手机射频模组产品与AI射频前端芯片设计技术应用”项目参赛。企业负责人宝荐表示,升新科技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同时拥有消费类电子量产和毫米波芯片量产的企业,希望在上海成立总部,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产能,朝着上市目标迈进。
参赛过程中,企业不仅得到了全方位展示项目的机会,还得到了包括宝山区人才局、区投促办、区国投等部门和友谊路街道的“组团式”服务,谈人才政策、带看场地、对接融资事宜。
随着比赛结果揭晓,升新科技荣获机器人·未来智能赛道二等奖,企业也宣布了落地宝山的好消息。截至目前,入围总决赛的项目中,已有8个落地宝山,另有20余个项目团队表达了落地意向。
为更好地挖掘与本土产业发展契合度较高、有落地意愿的项目,“科创杯”连续两年在长沙、福州外地设立分赛点,还把“学长学姐”带去“现身说法”。与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参赛项目面对面时,落地企业代表、视比特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刘婷婷细致分析了宝山区的政策支持和产业融合基础,并喊话“愿做区域‘招商大使’,与企业分享发展经验”。
多部门协同促进区域产业建圈强链
不久前,承葛医药集团与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共同签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靶向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物的肠道疾病创新诊疗技术”项目合作协议。合作将整合承葛在菌群移植领域的临床数据与技术创新能力,与仁济医院共同构建‘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平台。
这个“成功牵手”的故事,要从半年多前说起。在今年2月举办的宝山区医企“面对面”活动上,承葛生物与近观科技、纳奥生物、橙康生物等宝山区内的生物医药领域企业与区人才局、区科委、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坐到了一起。没有过多的寒喧,企业负责人相继介绍最新研发的产品,并直接提出需求,“希望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沟通对接”。
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周期长、见效慢,创新之路并不平坦。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的路上,更需要精准的要素对接。“面对面”活动举办的初衷,正是助推各医疗机构向企业扩大开放区内医疗应用场景资源。通过会上的接洽与会后持续的对接,企业与医院敲定了精准微生态医学方向,开启协同创新的合作之路。
今年以来,像这样的“聚才强链促发展”系列活动已经办了7场。宝山区人才局深度排摸区内重点产业领域技术攻关和场景赋能需求,联合区发展改革委、区经委、区商务委、区科委、区滨江委、区数据局等产业部门,前往各街镇园区与企业一起围绕难题探讨解题思路。
有思想交锋,还有实地观摩。对企业来说,发展路上不能只“埋头苦干”,还要了解同行在做什么、拓展产业“朋友圈”人脉。9月举办的机器人产业专场就提供了这个机会。企业代表一同走进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与上海易多思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观摩产线和应用场景的同时探讨各自的创新产品与工业化场景解决方案。
宝山区人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持续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宝山区着力放大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的“互促效应”,推动以才促产、以产聚才、产才融合,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和人才集聚宝山,为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嘉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盈易点配资 山东大学“青年品牌官”驻村实践,为温州非遗注入青春动能
- 下一篇:没有了